習近平總書記3月30日在浙江省安吉縣天荒坪鎮余村考察,同村民們親切交談,了解該村多年來踐行“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”理念、推動綠色發展發生的巨大變化。隨后,習近平前往安吉縣社會矛盾糾紛調處化解中心調研,了解基層矛盾糾紛調解工作情況。
記憶是時光流轉里的身影重疊。15年過去,同一片土地、同一個課題,“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”理念的實踐成果格外引人關注。從余村試點,到全國踐行,“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”理念一次次證明,走生態文明建設的路子,不僅不會羈絆經濟發展的腳步,還會成為發展最有力的助力。在追求高質量發展的今天,尤需走好“三條道”,爭做生態文明理念的忠實踐行者,讓生態文明建設與經濟社會發展相得益彰。
走好“取舍”之道。改革開放以后,隨著工業化、城鎮化進度不斷加快,一些發展相對較慢地區為了“競飛趕超”,不同程度存在要金山銀山不要綠水青山的錯誤觀念,一味追求“短平快”的經濟效益,導致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愈發突出。曾經的余村也面臨同樣的困境,后來通過堅定不移踐行“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”理念,余村逐步走出了一條生態美、產業興、百姓富的可持續發展之路,以成功實踐昭示了綠水青山才是最可靠的發展根基。各地方政府面臨未來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,必須在短期效益與長期效益中懂得取舍,寧可要綠水青山,也不能只要金山銀山,絕不能以犧牲生態環境作為發展代價,唯此才能把準脈、走對路,實現可持續發展。
走好“融合”之道。從發展的角度看,綠水青山和金山銀山絕不是矛盾的兩端,而是有著目標的一致性。守住綠水青山,就是守住了長遠的金山銀山,就是守住了子孫后代永續發展的根本。各地政府要充分認清兩者之間的關系,不僅要在規劃藍圖、實施項目、發展產業過程中將兩者高度統一,還應在地方經濟、政治、文化和社會建設的方方面面將兩者充分融合,把保護生態和修復環境作為地方發展的首要前提,始終堅持走綠色發展道路,指導原有產業轉型升級,推動新興綠色產業不斷成長,用綠水青山換取更大經濟價值,逐步實現經濟生態化、生態經濟化,開創生態經濟新模式。
走好“創新”之道。時代在發展,生態文明理念也應在不同領域有更多拓展。各地黨員干部應深刻領悟和把握“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”的本質內涵,結合本地區的資源稟賦和發展實際,因時因勢開展探索實踐,不斷將生態文明理念更加靈活地運用到社會治理、社會建設、經濟發展的全過程,讓生態文明逐漸成為社會文明的一部分,成為全體人民的共同道德信仰和價值追求。尤其要通過改革創新,推動生態農業、生態工業、生態旅游、生態技術、生態生產力等方面的不斷革新,實現生態優勢不斷向經濟優勢、發展優勢的轉變,促使生產關系、社會文明的全面轉型,以此產生更大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。
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。余村今天的實踐探索,已經為我們明天的美好生活指明了方向,只要我們始終